你想的是愛人,他想的是控制你:談談親密關係中的紅色警訊

有些人談戀愛,是為了靠近你;有些人談戀愛,是想掌控你。
這兩種人的差別,可能不是在第一眼,而是在你哪天開始覺得自己變得不快樂了,卻說不出為什麼的時候。
昨天發生在新北土城的恐怖凶殺案新聞,再次把我們拉回一個現實:有些所謂的「愛」,不但沒有保護人,反而成為奪走人命的那把刀。這不是單一事件,而是許多關係裡反覆上演的潛台詞:你總覺得有點不對勁,但又不確定是什麼,等你想開口說的時候,往往已經太遲了。
愛的名義,成了最危險的武器
在「戀愛腦」、「情緒勒索」、「親密關係控制」這些詞彙被大家熟悉之前,我們多半用「他只是太愛你了」來包裝那些令人不安的行為。查勤、管你行蹤、希望你把密碼給他、逼你刪掉異性好友......這些控制慾,一旦披上「愛」的外衣,就變得理直氣壯。
但親密關係裡最可怕的,不是冷漠,而是過度親密到讓你無法呼吸。
控制慾不是愛,它是恐懼,怕你離開,怕你有選擇,怕你擁有自主權。當一個人說「我不能沒有你」,有時候他真正的意思是:「我不能允許你不屬於我。」
這些行為,不是愛的證明,是紅色警訊
從在乎到控制,只有一步之差
有些人以為「只要一直表現得夠在乎,就能證明愛」,但其實他們要的從來不是你快樂,而是你服從。
- 每天強迫你報備行蹤,不做就生氣
- 要求查看你的手機、對話紀錄、社群密碼
- 不讓你單獨跟朋友見面,特別是異性朋友
- 用「你為什麼改變了」讓你愧疚,事實上只是你開始有想法了
這些都不是「他愛你」,而是「他不信任你,又想掌控你」。
從哪一刻開始,你變得小心翼翼?
我曾在朋友的聚會上遇到一位女生,她在收到男友訊息後臉色大變,立刻站起來說她要回家了。我問她:「妳怎麼這麼快走?」她只是苦笑說:「我不想讓他擔心。」但那不是擔心,那是恐懼,她怕自己再多留一分鐘,手機那頭就會變成一場難以收拾的風暴。
當你開始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過度敏感,只因擔心對方不高興,那不叫愛,那是「心理監禁」。
控制慾的背後,是失控的恐懼
他想操控你,是因為他搞不定自己
那種想要控制他人的慾望,其實來自於內在的失控,這樣的人往往無法面對自己的匱乏、焦慮和自卑。他愛得不自由,也不讓你自由,他總是用「我是為你好」、「我太在乎你」來掩蓋他的脆弱。
這樣的愛,不是給你溫暖,而是把你也拉進他不安的世界。
他不是壞人,但你不該當他的人質
很多人離不開,是因為他並沒有真的動手,也沒有大吼大叫,只是情緒勒索而已。但你知道的,每次他不開心,你就要花一整天的心力修補氣氛;每次你說「不」,他就變得冷漠或威脅要離開。
愛不該是一種懲罰機制,更不是你人生中的懲戒所。
我們為什麼會待在這樣的關係裡?
「他不是一直這樣的」
沒錯,他不是。剛開始的時候,他可能溫柔、貼心、無微不至,讓你覺得自己終於遇到了一個「願意把全部都給你」的人。但後來你發現,他不只是給你,他也要你把自己整個交出去。
這種「由愛生控」的劇本最容易讓人混淆,你以為他只是愛得太深,事實上他是想把你變成他理想中的人,然後牢牢地鎖住。
你不是太敏感,你是剛好敏銳
很多受困在不健康關係中的人,會被操控者說「你太敏感」、「你想太多」、「我只是表達感受而已」——但你對不對,其實你自己早已比誰都清楚。
感情中最悲哀的不是一天到晚爭吵,而是你開始懷疑自己的直覺,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分,但其實,是你太久沒被尊重了。
你有權選擇一段讓你安心的關係
健康的關係是什麼樣子?
- 對方願意傾聽,而不是審判
- 有各自的生活圈,不代表冷淡,而是成熟
- 知道彼此的情緒,不用靠猜或恐懼來維持親密
- 吵架不是戰爭,而是理解的過程
最好的愛情,不是讓你變成他喜歡的樣子,而是你依然能保有你自己。
該離開的不只是他,也是那個讓你否定自己的關係
不是每段感情都該撐到最後,很多人被「我是不是還不夠努力」這句話困住,但事實上是你已經努力太久了,努力理解、努力退讓、努力修補,卻沒有人問過你快不快樂。
愛情從來就不是考試,你不需要一直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戀人。
別讓「我愛你」成為「我毀了你」的藉口
我曾經聽過一句話:「一段關係讓你變得更好,那就是愛;讓你越來越懷疑自己,那就是控制。」
很多人一直在等對方變回「當初的那個人」,但你該問的是:那個人曾經真實存在過嗎?
你想的是好好愛一個人,但他想的卻是如何讓你成為他的附屬品。這世界上最危險的,不是壞人,而是那些以愛之名行佔有之實的人。
請記得,你不需要犧牲自我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;也請務必相信,你值得一段不需要小心翼翼、不用報備、不會被情緒控制的愛。
某些關鍵字,寫在這裡,也寫在心底
某某大叔|親密關係|控制慾|情緒勒索|戀愛腦|不健康關係|心靈療癒|自我保護|社會觀察
訂閱地表最強大的AI搜尋助理 Perplexity Pro 省美金10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