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時代缺的不是主管,是會負責任的大人

一顆黑色棋子面對五顆紅色棋子,象徵領導與團隊之間的距離與責任
Photo by Markus Spiske / Unsplash

你人生中遇過幾個「值得追隨的主管」?

如果你剛好手邊有張紙,不妨試著寫下三個你曾經真心佩服的主管名字。寫得出來嗎?有到三位嗎?

我相信多數人會發現這有點難,不是因為人生中沒碰過主管,而是因為「會領導」這件事,比「當主管」還稀有太多了。

主管這個職位有時似乎太容易獲得:升遷、補缺、年資到,甚至只是運氣好,但「領導能力」這件事卻好像從沒列在評估條件中,於是我們就活在這樣的世界裡:到處都是坐在管理位置上的人,卻很少有真的能站出來承擔、負責的人。

有些人只是站上了位置,卻從來沒長出肩膀。

壞主管不稀奇,好主管才像都市傳說

說也奇怪,我們這一代對「壞主管」的忍耐力驚人地高,你大概也遇過:

  • 話都說不清楚還愛開長會的
  • 把責任都丟給團隊,一出事就切割的
  • 用情緒領導團隊,今天罵、明天裝沒事的
  • 只會交辦任務、不會引導,永遠喊著KPI的

這些人不一定是壞人,但大多數都不是真正夠格做主管的人。

在職場待得越久,我們就會越清楚,主管的位子,常常只代表他以前的工作做得不錯,不代表他會帶人。更可怕的是,這種錯置的現象,早已從職場蔓延到整個社會

你可能也觀察到一個現象,壞主管不一定是能力差,而是長期被一種錯誤的領導觀念養大。他們以為大聲就是威嚴,以為冷漠是專業,以為只要控制人就能管好事,但真正有效的領導從來不是壓制,而是引導。

從主管到總統,為什麼這麼多「在位者」都好像不配位?

當我們抱怨公司主管不會溝通時,其實也是在抱怨整個文化中缺乏負責任的成熟心智

你有沒有注意到,現實社會中很多領導者也有類似的症狀?

  • 遇事先切割、不敢扛責
  • 做決策只看風向,不問原則
  • 永遠在維護權位,卻沒人知道他的理想是什麼

他們的問題不只是「不會管理」,而是「從來沒準備好當一個負責任的大人」。

我曾聽一位朋友說:「我們這世代不是缺主管,是缺有肩膀的大人。」我當時笑了,後來越想越不對勁,因為這句話一針見血,主管的問題是整個社會長不大的縮影。

甚至在公共事務裡,我們也經常看到「名義上的領導者」避重就輕,發言空洞卻習慣將錯誤丟給他人收尾。那種氣氛久了,人們也學會了「反正沒人負責,我也不需要為自己的位置做出貢獻」,這樣的集體麻木是最慢性也最危險的崩壞。

為什麼這麼多人「當上主管」,卻學不會「當人」?

我們的教育體制沒教人怎麼帶人

從小到大,我們的教育都在訓練「個人表現」,不是「團隊引導」。會考試的人被表揚,會合作的人被忽略。

於是升上主管之後,這些過去的模範生,不懂怎麼傾聽、不會承認自己也有盲點,更不習慣讓別人比自己強。

他們不是壞,而是沒經驗。沒被教過怎麼回應情緒、怎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模糊地帶。久而久之,他們就學會用最安全的方式「逃避」,不決定、不說話、不承擔責任。

我們的文化習慣把「地位」當成「免責卡」

在很多組織裡,主管只要不出大錯,就能穩坐高位,下屬的流動、團隊的怨氣、文化的耗損,都被視為「可以犧牲的成本」。

沒人會問:這個主管有沒有在培養人?他有沒有讓團隊變得更好?

因為我們只會看成果、看報表,不看「人際傷痕」,只看KPI,不看「情緒氣候」。

整個社會都缺乏「責任感的訓練場」

很多人不是真的不想負責,而是從沒想過、沒經歷過「扛責任後會變得更好」。我們的社會對犯錯不夠寬容,導致很多人選擇躲在制度後面、流程後面、別人後面。

責任不該是壓力,而是榮譽。願意承擔,意味著你願意讓別人安心。

真正的領導力,從來不是讓人害怕,而是讓人想跟著走

我在某段職涯低潮時,曾遇到一位女主管,她不是最資深的,也不是最會表現的,但她總是在開會時第一個承認「我這邊可能沒處理好」,也是第一個說「我會扛」的人

她沒講什麼大道理,但她的態度讓整個團隊自動變得成熟。

我後來才明白,那不是技巧,是一種氣場,一種來自「願意負責」的氣場,會讓人自願、安心地把心交給她。

真正讓人願意追隨的,從來不是職位,而是人格的重量。

而且這種力量,是可以練出來的,從小小的選擇開始,從日常溝通的責任感培養起。你說話算話嗎?你願意承認錯誤嗎?你會在他人碰到困難時出現嗎?

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,都是無形的領導練習。

那我們呢?如果我們不是主管,也能成為「值得信任的大人」嗎?

答案當然是肯定的,因為責任感不是職位給的,而是選擇來的。

你可以選擇在會議中,把別人沒講清楚的部分理順;你可以選擇不推卸責任,而且說:「我們一起想辦法」;你可以選擇在小團體裡,練習怎麼溝通、怎麼接住別人的情緒。

這些微小的選擇,就是你與「值得被信任」之間的距離。

我有一個朋友在社區擔任志工,不支薪,沒有 title,卻總是主動處理鄰里的大大小小問題。有天我問他:「你怎麼會願意一直做這些事?」他笑笑說:「因為我希望住在一個有人願意負責的地方。」

那句話就這樣一直留在我心裡。一個成熟的大人,不一定有頭銜,但一定有意識:我願意對這塊地方好一點,因為我也在這裡生活。

我們都在等一個好主管,但也許我們也要先練習成為一個好大人

這個時代不缺站在上面發號施令的人,缺的是那些不怕承擔、願意照顧群體的人

主管可以訓練,但「願意扛起責任」的心,得靠自己長。當我們從逃避責任的反射動作轉向開口去問「我能做什麼」時,你就已經不是那種只會抱怨的人了。

在責任感普遍失能的時代,成熟本身就是一種領導力。

真正的領導力,不在聲音有多大,而在於能否讓人心甘情願靠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