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你早就夠好了:人生從來不是準備好了才開始

小孩面對長長的階梯
Photo by Jukan Tateisi / Unsplash

你不是沒準備好,你只是還不敢相信自己可以開始

在我35歲那年,我有一位女生朋友決定辭掉廣告公司的穩定工作,去當一個瑜伽老師。我問她:「妳準備好了嗎?」 她說:「沒有,但我知道如果我再不開始,我這輩子就永遠不會開始了。」

當時的她沒錢、沒計劃,教學實戰經驗也只有短短幾週,但她開始了。三年後,她有了自己的小教室、一群鐵粉學生,還常被企業邀請去上課。

這世界不缺能力強的人,缺的是敢行動的人;人生不是準備好了才開始,而是你開始了,才會慢慢準備好。

你以為自己還不夠,其實只是被「完美主義」困住了

準備好了的幻覺,只會讓你錯過開始的時機

「等我把簡報練到完美再上台。」「等我瘦個5公斤再去見他。」「等我資金夠了再創業。」——有沒有覺得很熟悉?

這些等待的理由,聽起來好像是負責任,實際上是自我懷疑的包裝。

完美主義是拖延的最佳偽裝。我們誤以為,萬事俱備才能出手,但你看看那些真正成功的人,哪一個不是邊做邊學?

就拿我自己來說,剛開始寫部落格文章時,每篇都想雕成藝術品,寫兩句就打掉重練,結果一週寫不出一篇,後來我學會:出手比完美更重要

其實,不少人不是沒有能力,而是被「等一下」的藉口困住。等明天、等週一、等下個月有空、等某個神秘的「更好的時機」出現。

而真相是,時機從來不會等你,你得自己創造它。

你的人生,不會等你100%準備好才發車

人生就像公車,有時它提早到站,有時你還在便利商店買咖啡,它就開走了。它不會等你心理建設完成,它只會一班接一班開過去。

你準備好談一場戀愛了嗎?你準備好離開那份不適合的工作了嗎?你準備好開始寫自己的小說、畫畫、上鏡頭分享你的想法了嗎?

我告訴你,大多數時候,你都不會準備好,但你可以選擇在還不確定時,先踏出那一步

有時候你要踏出第一步,世界才會給你第二步的方向,所以如果你遲遲不踏出去的話,誰知道你在哪?連老天爺都沒辦法幫你!

真正讓你變強的,不是準備,而是行動

行動力才是最強大的自信建構器

這年頭網路上到處都是「自我成長」的教學,但只有一個技巧才是真正有效:去做。

當你每天逼自己寫一篇小文章,錄一支短影片,或是開始一段你本來不敢嘗試的對話,你會發現你沒那麼差,甚至,你其實比想像中還強

行動會回饋你信心,而不是倒過來的;你不是有信心了才行動,而是你因為行動,才變得有信心。

起步不完美沒關係,起步本身才是關鍵

再舉一個例子,我人生第一次主持講座時,明明是自己主辦,結果前5分鐘緊張到嘴唇發抖、手心冒汗。但後來呢?觀眾根本不在乎我有沒有背稿,他們記得的是我的真實與誠懇,現在我反而愛上站在台上的自己。

我們不是在等待完美,而是在學會面對不完美的自己。

「夠好了」不是自我感覺良好,而是接受此刻的自己也可以出發

「我還不夠好」這句話,曾經讓我停滯在很多關鍵時刻,但有一次,我心血來潮報名了一場講座,主題是『90%的成功者都不是準備好才開始』。

講者分享:他創業時根本沒搞清楚財務報表,連Logo都是朋友幫忙畫的,他說:「我不是準備好了才開始,我是開始了才準備好。」

那一晚我回家立刻開始試著寫第一篇「某某大叔」的文章,而現在你正在讀的這篇,就是這條路上的延續。(那天沒開始的話哪來現在啊…)

其實,每個看似很有掌控感的人,都是從手忙腳亂開始的,差別只在於,他們不怕把不完美交出去給世界看而已。

停止懷疑的練習:寫給正在等待的你

  1. 你可以不確定,但你可以先試一小步。別想著一整年的 Podcast 要做什麼,先試著錄一集就好。
  2. 你可以害怕,但不要停在原地。恐懼不是理由,恐懼只是你即將突破的前奏。
  3. 你可以失敗,但失敗會讓你更靠近答案。不開始,才是唯一的失敗保證。
  4. 你可以混亂,但你會在混亂中找出節奏。不要等「一切都搞懂了」才出發,因為根本不可能搞懂一切。

其實你早就夠好了,只是還沒說服自己而已

很多人想等自己變得更聰明、更漂亮、更懂事、更瘦一點、更有錢一點……才開始人生的某一個章節。

但人生不是履歷表,也不是一個賽場,它是一本筆記本,是你寫了什麼,它才會有什麼。

我想告訴你,如果你現在就在等一個信號,那我就是你的信號,就像我那位朋友說的:「如果我再不開始,我這輩子就永遠不會開始了。

那你呢?要繼續等,還是現在開始?

一些關鍵字,寫在這裡,也寫在心底
自我懷疑|完美主義拖延症|自我成長|跨出舒適圈|行動力|邊做邊學|如何開始改變人生|30歲職涯轉折|自我突破|勇敢嘗試|失敗與學習|行動建構信心

訂閱地表最強大的AI搜尋助理 Perplexity Pro 省美金10元

點我領取優惠